返回 弥赛亚传奇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文化自信植根于历史自信[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原创】文化自信植根于历史自信

    首先附上两个视频,可以去优酷找

    1.优酷视频《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预告片齐天大圣被狂虐

    2.优酷视频:大圣归来预告片

    以下为正文:

    我认为,西方的科学总是在一点一点地验证了中国历史及思想文化的正确性……

    中国的儒教,道教,诸子百家,以及中医,等等,无不建立在《易经》的基础之上,因此,易经被称作群经之首,百经之源。易经有句话:“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认为,任何事物,都可分为阴与阳,它们属性相反,相互斗争,在斗争中使事物产生变化,向前发展。阴盛了则阳衰,阳盛了则阴衰,有时阴盛阳衰,有时阳盛阴衰,它们这样动态的平衡着,(如果是静态的平衡,那么事物就停滞了,如死水一般)并且,阴到了极点会变成阳,阳到了极点又会变成阴。而且,易经说:事物无绝对,有例外。

    想想如今的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请问哪一点不是渐渐验证了易经的正确性?

    最开始学习物理的时候,觉得科学家好聪明,你看呀,我们一般看到的现象是:一个物体,你不碰它,它就静止不动,你碰它一下,它才会动,而且有的物体,你要一直给它力,它才会永远动下去,力一停止供应,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所以我们觉得,力是运动的来源,有力才有运动,而伽利略则发现,物体不动,只是因为它受到的力互相抵消,平衡了,我们总是忽略了一个一直存在并且现实中无法避免的力:“摩擦力”,正因为太普遍,我们都忽略了它的存在,而他则认为,正因为普遍存在有摩擦力,所以我们必须再施加一个能抵消摩擦力的力,才能让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因此他说:“懂得忽略什么,与懂得重视什么,同样重要。”因此,这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文化自信植根于历史自信[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