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燃情仕途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813.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到邱启明这么,赵德三知道苏姐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收别人的东西,但是这次他是牵线人,如果邱启明不表示一下也不合适,微微凝着眉头想了想,赵德三便饶有兴致的冲邱启明问道:“邱老哥,那你想怎么表示啊?”

    邱启明笑眯眯的道:“医术讲究对阵下药,表示肯定要投其所好,不知道苏部长平时有什么爱好吗?”

    果然是老江湖,从邱启明这句很有哲理性的话赵德三就听得出他果然老道,一看就知道为了自己升副局的事情已经费了不少心思了。

    在官场这几年的经历,赵德三已经总结出了两个官场之中人际交往必须掌握的既能,第一,就是喝酒,在官场,喝酒是一门学问,很多事情,只要能喝酒、会喝酒,就会在酒桌上解决掉;第二,就是送礼,送礼是从古至今,官场上一项官员之间来往最为频繁的活动。

    送礼,是古代官场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可以拉近和官员之间的感情,可以方便政务的办理。可是摆在很多人面前的难题是:礼,怎么送?送好了,固然可以皆大欢喜,办好事情,送的不好,不仅会无功而返,甚至可能截然相反、害人害己。怎么送才能既安全,又有效呢?因此,很多人拿着礼金、礼品,就是不知道如何送到官员手上。

    在古代官场,送礼是一门艺术。既然是艺术,就不能像科学那样,用概念、公式,分条缕清楚,其中有很多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内容。

    首先,直接把钱和礼物送给官员,是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但效果也难以预测。给官员直接送钱送东西,往严格了,就是犯罪现场:送礼的人行贿,收礼的人受贿,而且人赃并获。因此,最直接送礼的方式危险性太高,既不安全,效果也没有保障。对官员来,最现实的选择就是义正言辞的拒绝,把送礼者痛骂一通:“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快拿走,我出淤泥而不染!”幽默一点的,可以:“请你把礼金送到政府去。”结果,送礼者就成了官员彰显自身清廉的污点证人,一场送礼行为变成了拒腐案例。

    明朝有个笑话,知县大人过生日。知县属鼠,有个小官倾家荡产,铸造了一个黄金小金鼠送给知县大人。知县欣然笑纳,然后提醒道:“拙荆下个月生日,她是属牛。”送礼者如果遇到了这样的极品官员,估计要崩溃了。所以,官场送礼不是买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能这么直接。

    好在官员们多少有些爱好,喜欢附庸风雅,投其所好地送礼,因为隐蔽所以安全,往往还能更好的起到增进感情的作用。晚清权倾一时的庆亲王王奕?b、载振父子贪墨出名。苦于反腐制度森严,舆论监督踊跃,送礼者不敢过分,而王奕?b父子也不便直接敛财。于是,载振就想到了开办高级会所的想法。当时‘雀戏(麻将)’在京津一代很流行,王奕?b、在振父子就先后在天津、北京组下院子,装饰一番后,作为‘会客’场所。来者后,宾主自然要娱乐一下,围坐在一起搓麻将。载振的麻将筹码很高,三千两一局。来者求官者居多,进出一次输个几千上万两很正常。王奕?b父子根据宾客输钱多少,决定卖官??爵的高低。舆论称之为‘庆记公司’。到后来,生意太兴隆了,载振都没法每回都出来应酬宾客,有宾客们自己玩,载振抽钱,好在宾客醉翁之意不在酒,只要输钱就心满意足,这礼也算是送成了。

    书画古玩是古代官员的另一项爱好,很多官员都喜欢搜集古玩字画,涌现出了一批金石专家、书画鉴赏家。晚清封疆大使端方就是一位金石专家,还出过研究金石古董的专著《????鹇肌贰ⅰ????鹦?肌返鹊龋?俺啤爸?鞯壬怼薄K?谕砬宓纳??共淮恚?辛?嘀??1鹑酥苯痈??屠瘢??即笠辶枞坏囊?蟀牙窠稹⒗衿匪偷焦?蒙先ァ⒁员硎咀约汉芮辶?5?牵?朔较不堆芯渴榛?磐妫?龅接腥怂屠辞笏???汀?模??薏蝗刃牡挠胫?写杓?托枰?奔洌?庑┍Ρ淳土粼诙朔降募依镉伤???臀鋈チ恕6朔秸庋?摹?榛?磐婵亍?谕砬寤共簧佟R蛭?盏恼浔μ?嗔耍?尘暗牧鹆Сб惶踅稚希?胁簧俟磐娴昶痰哪缓罄习寰褪嵌朔揭焕嗟母吖傧怨蟆??ㄇ袄习宀皇撬?堑那资簦?褪撬?堑呐?拧⑶仔拧!?难拧?母吖倜前鸭依锏墓磐媸榛?谠诹鹆С?ヂ簦??颂岣咭导ǎ??浅3;岵痪?獾叵蚯笏?前焓碌娜恕?嘎丁??掣龉磐婊蛘吣掣笔榛?绾稳绾蔚暮谩S惺焙颍??蔷透纱喔叩骺桃獾奶Ц吣掣鲎髡叩淖髌贰S行那笏?前焓碌哪切┤司妥匀蝗ナ忻嫔涎罢蚁喙氐氖榛?磐妫?峁?⑾志驮诟萌丝?璧牡昶讨小S谑牵?绻?吹搅四臣?磐嬷芏?词嫉慕?瞿澄桓吖俚母?。?彩强梢岳斫獾摹

    送书画古玩,看似成本很高,实则不然。虽然古代官员中读书人的比例很高,但真正精通文史、懂得古玩书画的人很少,大多数是附庸风雅而已。这就更不用那些通过乱七八糟途径迈进仕途的高官显贵们了。端方其实也是附庸风雅,在他死后,人们在他的藏品中发现了许多赝品以及很多并不出众的收藏品。据,端方对古玩字画的判断完全仰仗手下那些同样不是很明白的幕僚,评判的标准是一靠送礼者的吹嘘,而是看书画作者的名气。不用,端方那本金石学专著,也很可能是代笔之作。只要端方一类的官员认为礼品有价值,送礼者的目的就达到了。送礼者完全可以寻找赝品或者次品去滥竽充数,因此降低了送礼的成本。

    不论是投其所好,还是送书画古玩,都有一个送字,不能完全消除利益输送的痕迹,他们都不像是劳动所得来的合法正派。那么,如何才能和官员搭建起劳动关系呢?最常见的做法是请官员题字、写文章,然后给官员一笔不菲的润笔。

    润笔收入,是明清官员重要的收入来源。明朝中后期,社会上逐渐形成向官员购买墨宝和文章的风气,百姓向官员、下级官员向上级官员有事没事的就来求文、求字。官员们盛情难却勉为其难的应承下来,写完后再半推半就的接受不菲的润笔。后来,官员不问求文者的人品,、事由,只关心润笔的多少。到最后演变成了官员题字、文章非出钱不可,没有免费的了。到清朝,这股风气越来越盛,润笔费用越来越高,成为官场半合法的收入,占了部分官员收入的大头,到现在官场,仍旧有一些官员喜欢出版一些所谓的专著,从中赚取一笔合法酬劳。

    据,张之洞但仍湖广总督的时候,一次因为兴建近代事业缺钱,就打起了润笔的主意。有个富豪的父亲生前名声极差,为了粉饰父亲的生平,更为了漂白父亲的恶性,他就迫切想让张之洞出面为父亲写个墓志铭。有个最高父母官的肯定,谁还敢父亲的坏话?张之洞还真就写了。他科举高中,翰林出身,写歌功颂德的文章自然不在话下,不过,润笔的费用也不低。一字千金,张之洞按照一个字一千两的价格向富豪狠狠敲了一笔,不过张之洞好的一面是把这笔费用用在了近代事业上,没有装进自己的腰包里,不好的一面是完全不问对象,不顾事实写文章。

    ?|.?|梦?|岛?|?|

1813.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