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全面战争之伐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章 蝴蝶效应[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苏日勒和克宣布投靠苏言,为苏言而战后,很快就在投降的一千多名镶红旗蒙古兵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些蒙古大汉们极为不满苏日勒和克和查干巴拉背叛了他们,不顾那些在战斗中死去的族人,居然向明人卑躬屈膝,因此在两人回到看押蒙古人的驻地后,立刻就遭到了族人的唾弃和排斥。

    不过,在苏日勒和克与查干巴拉向他们说明自己之所以投降的原委后,这些蒙古人顿时陷入了沉默之中。

    投降,生。

    不投降,死。

    投降了还能回到草原上见到他们阔别多年的家人,可负隅顽抗,马上就会被明军屠杀一空。

    弄清楚这一点后,蒙古人们虽然对为明军而战还有些抵触,但他们还是同意了苏日勒和克与查干巴拉的决定,在两人的率领下在苏言面前以长生天的名义起誓效忠。

    苏言没有背弃他的诺言,他当即将这一千一百名蒙古兵单独编为蒙古骁骑营,城中缴获的蒙古战马尽数归还给他们——因为他们是步战守城,战马都关在马厩里,所以清军战马基本完好的落入了明军手中。

    蒙古骁骑营的最高指挥官是都司查干巴拉,副都司为苏日勒和克,下辖十个编制为120人的百人队。

    该营兵马向苏言效忠后,便也接受了系统的影响,将持续增加对苏言的忠诚度,而不会出现临阵倒戈的情况。

    蒙古骁骑营的出现,弥补了明军重步兵而轻骑兵的现象,让现有的骁骑营不再独木难支。

    蒙古人成功收服,接下来就剩下满洲兵了,这些满人是最难搞定的,他们是大清帝国的立国之本,对清廷自然是十分拥护,想要劝说他们背叛清廷,最起码这个时候是不可能实现的。

    既然顽固不化,不好争取,那苏言只能将满洲兵押往长江南岸,令其沦为窑洞及工厂中的苦力。

    如果是在攻陷南京之前,苏言或许还会有将其全部斩首,首级筑为京观用以震慑清廷的想法,不过在收复南京后,清廷气数已尽,此举除了泄愤之外别无意义。

    做好决定后,苏言打开系统面板,在淮安城内修建兵营和火炮铸造厂后,便决定返回南京,着手收复台湾的战争。

    在返回南京之前,苏言任命张煌言为江北巡抚,总理江北军务,命其收复淮安府、凤阳府、徐州三地境内下辖各州县,并防范清廷再遣大军南下。

    虽然苏言不认为连续损失两个王爷和数万大军,清廷还有余力组织南征,但小心谨慎一点总归是好的。

    随后,苏言只带上了青龙左旅和马信麾下的中军营,押着数千满汉战俘浩浩荡荡的沿着大运河返回南京。

    在苏言返回南京的同时,淮安、安庆之战的结果迅速传遍整个大江南北,并第一时间送到了顺治皇帝的御案上。….这位才亲政半年多一点的年幼皇帝在看见几万大军毁于一旦,又接连折进去两位皇族,顿时喉头一甜,吐出了腥红的鲜血,随后眼前一黑,当场就晕了过去。

    顺治晕倒后,整个京师都陷入了混乱之中,叔王济尔哈朗只能拖着年迈的身躯站出来稳定局面,然而他的挺身而出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江北惨败让每个人都看清了清廷的虚弱,虽然清廷的体量仍然庞大,但在外人看来,它随时都可能崩塌。

    消息传遍天下过后,便是汹涌猛烈的叛乱。

第二百三十章 蝴蝶效应[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