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全面战争之伐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一章 君臣相谈[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且不管两国之间互送国书的事宜,对于孙秦高层和孙可望留下的那几个儿子该如何处置,朝廷也有着许多不同的声音。

    部分大臣认为,孙可望是彻头彻尾的乱臣贼子,他又曾经谋害了前明的昭宗皇帝,应该将他的尸首送回江宁,当众鞭尸,挫骨扬灰,他的子嗣也应当悉数斩首,以此彰显朝廷的威严不可侵犯。

    而另外一部分大臣则是反对如此残酷的对待,他们认为孙可望虽然劣迹斑斑,但他也在抗击满清的战争中出过一份力,而且他也是前明承认的秦王,应该给予他身为秦王该有的尊严,将其父子二人尸首都安葬在贵阳城郊,他的子嗣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可流放吕宋,永不允许返回中原。

    当然,支持前者的声音隐隐有些高过后者,毕竟中国人讲究的是斩草除根,若是赦免了孙可望的几个儿子,他们始终牢记着父仇,暗自积攒实力伺机反抗朝廷,那可不是什么好事。

    这股争论的声音最终还是在皇帝出面后彻底结束,苏言没有同意将孙可望挫骨扬灰,他下令以秦王待遇将孙可望和孙征淇二人的尸首安葬在贵阳城郊,而他的几个儿子,苏言明面上为了彰显朝廷的宽厚和皇帝的仁德,下旨赦免了他们的罪行,将其发配吕宋,但实际上,他命李元胤派出锦衣卫以护送的名义跟随,将其在海上勒毙。

    这就和当初那些被发配西南的朱明皇室同样的死法,当初负责下手的王元用干的又隐蔽又漂亮,到现在都没人知道那些朱明皇室已经横死了。

    李元胤对孙可望并没有什么好感,准确来说,孙可望谋害永历皇帝的行为让他深恶痛绝,他在接到苏言的命令后,怀着为永历皇帝报仇的想法,让自己的亲信做好准备,只等孙可望的那些儿子回到江宁后再行动。

    ……

    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受傅鼎铨举荐,被皇帝召回京师觐见的贵州按察使傅兴华终于抵达江宁,船只稳稳靠岸后,他在那船家恭敬的问候声中缓缓下船,踩在繁华忙碌的下关码头。

    下船后,傅兴华伸手弹了弹自己衣袖上落下的浮尘,整理了一番身上的衣冠,与他一同前来的侍从低声说道:“老爷,江宁已至,是要先入宫面圣,还是先去傅侍郎的府上探望?”

    “自然是先入宫面圣了。”傅兴华语气平淡的说道,“陛下召我觐见,怎能让陛下久等呢?”

    说罢,他双手负于身后,道:“走吧,去寻一辆马车,这京师城中复杂,我们这两个外地人徒步行走,只怕很快就要迷失在城里了。”

    侍从听了连忙连连应下,并主动前去寻找可以雇佣的马车。

    与此同时,几乎在傅兴华下船的同一时间,苏言就从锦衣卫口中得知了此事,除此之外,在他的御案前还摆放着一份对傅兴华的详细的调查资料。….这份调查资料若是被那傅兴华看见,他一定会为此感到惊讶,因为这份资料中的许多内容甚至连他本人都不甚记得,这还是锦衣卫前去他的家乡,从他的乡里乡亲口中旁敲侧击得来的。

    上面的一条文字吸引了苏言的注意——这傅兴华居然是傅鼎铨的远房表亲,不过这条关系已经疏远了好几代,在傅鼎铨的曾祖父那一辈时,傅兴华的祖辈就已经远居他乡,从此基本是断了联系。

    苏言并没有因为二人之间的亲戚关系而对傅鼎铨产生猜忌的想法,他不介意傅鼎铨任人唯亲,准确来说,只要这个人的确有能力,那他就能默认下来。

    接下来,一直到傅兴华入宫求见的这段时间内,傅兴华主仆二人在城中都干了什么,都被锦衣卫详细的汇报给了苏言,见他没有傻到入京后先去找自己的表亲,苏言暗自点了点头,等待接下来的谈话。

    没过多久,傅兴华就被宫人带到了御书房内,站在了苏言面前——这位按察使看起来三十来岁的模样,身上自带一股成熟稳重的气息,身材高大,不符合传统羸弱文人的形象。

    “臣贵州按察使傅兴华,拜见吾皇万岁!”

    傅兴华躬身行礼,口中说道。

    照例一番问候,苏言便让他平身说话,待傅兴华直起身后,苏言手中拿着那份关于他的资料,语气淡然地说道:

    “傅卿是如何为那孙可望所用,出仕官场的?”

    傅兴华身躯微震,还以为是皇帝不喜自己的背景,他连忙回答道:“回禀陛下,臣曾是崇祯十六年的举人,胡虏入关荼毒中原,臣为躲避战端返回家乡,永历五年时孙可望以朝廷名义命人征辟微臣,微臣这才接受,受任贵阳同知。”

    他的回答倒和资料上的没有多少出入,苏言将资料放下,道:“朕召你进京,你可知晓原因?”

    “臣不知。”傅兴华回答道。

第四百一十一章 君臣相谈[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