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章 风波将起(上)[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冬日的南京城,并未像北方那般萧索起来,反而由于天子与朝廷的到来,变得更加热闹。

    毕竟随着天子銮驾回到南京,随之而来的,还有大大小小文武百官们,足足上千人,以及卫戍京师的军队,官员、将士的家属,这些新的常住人口,都成为了被清廷严酷压制,现在得以解放的商业活动,空前扩大的消费市场。

    冬至以后,朱由榔下旨解除南京宵禁,不再限制城内外一切工商活动,甚至还让内阁出台法令,规范行市。

    明末时期的江南地区,城乡间农副产品贸易和城市小工商已经相当繁荣了,冬至一过,便快到新年,今岁的年节格外喧闹。

    二三十万从湖广、江西、两广各地征发的民夫已经被遣返回乡,作为报酬,光烈三年的夏秋两税,这数省之地都会减免超过百万石粮税。

    同时,虽然已经拿下了整个江南,但光烈二年制定的粮税政策依旧保持不变,朝廷税收额度不会超过万历初年张居正执政时期,并且废除一条鞭法,统一纳粮,免除丁口徭役钱。

    不过接下来的事情就稍显麻烦了,按理来说,不仅仅只是以“减负养民”为主旨的税收政策要执行,同时以抑制兼并为目标的“四清新政”,重新丈量清算土地、清算苛捐杂税、清算劳役派遣、清查减租减息要一并实施。

    但内阁却表示,人手不够了。

    是的,过去光烈朝廷掌握的地盘看似不小,但事实上除了湖广以外,其余两广、云贵都并非这个时代的人口、农业重地,而江南虽然还没一个湖广大,但论及经济体量、人口规模,却比湖广和两广加起来还多。

    原本勉强够用的官吏储备一下子就捉襟见肘起来,明眼的江南士子们纷纷翘首以盼,大家都知道,过不了多久,新朝廷就得开科取士,选用官吏了。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在这个关键节点,朱由榔并未像以前的皇帝那样,动荡之后,广开“恩科”,迅速从士绅统治阶级后备军们汲取新生力量,填补空缺。

    而是果断开起了历史倒车,学明初的朱元璋,搞起了征辟制

    朱由榔也没明说不搞科举,但至少眼下恩科是没戏了,这顿时让原本期待无限的士绅们陷入迷惘恐慌。

    但朱由榔做得很巧妙,他虽然未开恩科,但在征辟过程中,却也没有绕过江南士绅,相反,如陈子龙等一批参与过抗清事业的,东林复社的中坚人物被应召入朝,一下子就把原本利益一致的士人们分裂开来,就算要喷,首先也是喷陈子龙、姜曰广之流如何“谄媚献上”,其实就是吃不到葡萄酸而已。

    另一方面,让士人们更为矛盾的是,朱由榔却也没有展现出像朱元璋那种想打压文官的想法,恰恰相反,朱由榔在新年来临之际,做了一个震动整个大明朝堂和士林的制度改革。

    有明一朝,内阁属于皇帝的“秘书机构”,其任免是相当随意的,而且所谓内阁职务,并非一个官员的主要职务,往往阁臣都是尚书、侍郎兼任。仟仟??d

    但等局势稳定,堵胤锡、姜曰广两个新进阁臣回到京师后,朱由榔下旨,从此后,内阁辅臣不得兼任六部官职,六部尚书可以列席内阁会议,发表意见,但最终决策权由内阁决定。并且阁臣任免,必须由皇帝明发大诏,于大朝会之上郑重其事的进行,其中首辅的任免,还需告于太庙,所谓“宣麻拜相”。

    要知道,朱由榔可是废了司礼监的,也就是说,从此以后,大明朝廷的中枢决策权都聚于内阁之手,内阁辅臣不再只是作为皇帝的秘书或者顾问而存在,而是变成名副其实的——宰相。

    明初废除了两百年之久的宰相制度卷土重来。

    故而,文官士人们的心情相当复杂,一方面,宰相制度的恢复,意味着文官将真正有了可以获得主宰国家权利的可能,就如同汉朝的丞相、唐朝的三省、宋朝的中书门下,真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甚至可以和皇权抗礼的存在。

    但另一方面,朱由榔又表现出对江南士绅集团的明显排斥或者说警惕,对于文官集团的戒心,是所有人都能体会到的。

    这位年轻的天子,到底在想些什么?

第1章 风波将起(上)[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