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章 抄家(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过朱国弼等人倒也不必沮丧,因为马上又有人来陪他们了。

    不仅只是勋贵,某些“气节骨鲠”朱由榔也没理由放过,卖主献城这种事,即使放在他们文人的价值观里面,也是该自裁谢罪的,当然,这些人恐怕是没这个勇气。

    只可惜,带头投降的内阁学士王铎早在明军东征之前,就非常果断的跑到北京去了,还被多尔衮任命为礼部汉尚书兼宏文院学士,编修所谓“明史”。

    剩下的如弘光朝礼部侍郎梁云构,同样在北京当上了户部侍郎兼右都御史,原兵部侍郎李绰北上任职工部侍郎。

    要说文化人还是聪明,早在朱由榔桂北之战后,原本那些于多铎南下之时,“立有功勋”的文官,大多已经找了各种关系,跑路北方了。

    相较而言,反而是钱谦益这类人比较尴尬,一方面,当初南京投降之时,身为礼部尚书的钱谦益的确是带头了,但另一方面,降清之后,钱谦益又没有人家王铎、梁云构之流“识相”,在北京干了不到半年就辞职归乡。

    这就属于给脸不要脸了,钱谦益一回南京就被洪承畴派人监视,后来还和浙东方面的朱以海政权不清不楚,被牵连入狱,又关了一年大牢才归往江南。

    朱由榔对于钱谦益其实谈不上什么愤恨,毫无疑问,对方的确是贪生怕死,可谁又不贪生怕死呢?当年清军大举南下,扬州屠城,数十万生灵涂炭,明廷看起来还有十几万大军,其实早就都是惊弓之鸟,皇帝都跑路了,那些个军头们怎么可能会给搭上自己的性命?真论投降,那有人可太多了,至少在剃发令下达之前,老百姓也是倾向于投降的

    从历史上看,钱谦益降清后,其实也没造成太多破坏,当时降清的文武官员太多了,但事后主动辞职不干的,还真没几个,钱谦益就算其一,并且后来也为永历政权、鲁王政权和郑成功等抗清运动给予了不小资助。

    但是,降了就是降了,这是无可争议的罪责,钱谦益身为礼部尚书、东林党魁,没有抵抗就是没有抵抗,纵使他有万般理由,日后再怎么补救,也无法改变那一天的所作所为。

    身不由己不是理由,否则,朱由榔又有什么脸面去面对人家常延龄、刘孔昭、沐天波,还有陈子龙、夏完淳这种人?人家难道没有身不由己?

    故而,朱由榔的处理是,不杀你,但也不会用,抄家,革去功名,一把岁数,自己了却残生吧。

    当然,这也还有另一个缘故,钱谦益是瞿式耜的老师,无论如何,朱由榔还是比较在意自己这个亦师亦臣的首辅的,如果钱谦益死在瞿式耜任职期间,肯定会受人议论,这年头师徒关系犹如父子,有时候比君臣还重要,就算瞿式耜没意见,也会对他的声誉造成影响

    老瞿这几年为自己殚精竭虑,朱由榔不愿意让他背受不该有的骂名。

    等李景兴亲自带兵上门时,钱谦益府上大门已经打开,其人免去衣冠,主动束手就擒,看来早就知道自己的结果了,倒也不必李景兴多费麻烦。

    身侧一名看起来三十岁左右的美艳妇人,身着青色布衣,沉默不语,只是扶持着已六十多岁的钱谦益离开。

    李景兴挥手,兵丁涌入府中,查抄财产,贴上封条。

    几个儿子倒是想上前阻拦,但被钱谦益制止,这一刻,他倒是有某种解脱般的快感。

    坤宁宫后面的内花园,原本许多碍事的崎岖山石之类被朱由榔让人搬走,空地被开垦成了菜园子,还在池塘里养了许多鱼。

    至于中间的亭阁之外,更是被清理出来,立上草垛箭靶,朱由榔每日辰时在此练箭,这年头弓箭还是蛮管用的。

    尤其是之前被多铎射中一臂,虽然好在铠甲精良,伤势不重,休养一两个月后,也好得差不多了,但依旧被朱由榔视为耻辱。

    皇后王芷带着几个宫女在菜园子那边看了看,朱由榔非常有兴致的在内花园的菜园子里搞起了“大棚蔬菜”,结果说出这个想法后,才被告知,这年头早就有“大棚培育”了,早在汉代便已经有了,当年北京紫禁城内皇室冬日蔬菜供应,就是靠这“大棚”培育的,只是成本太过高昂,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享用。

    朱由榔捻起一羽,张弓搭箭,面对数十步外的靶子,仔细瞄准。

    “嗖!”

第8章 抄家(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