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章 轻型野炮[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小潼河东侧的这一场小胜,虽然让明军提高警惕,但远还不足以让吴三桂和豪格放下心来。

    不过清军也逐渐发现了对付明军的办法

    光复军步兵纪律严明,火器犀利,却是难以抵挡,即使是八旗重甲步卒,也就只能平分秋色而已,但由于缺乏骑兵,导致一旦两军步军交战,明军侧翼便难以保护,清军只需在此时调动骑兵从两侧穿插突入,即使无法击溃,也会逼迫对方为了保护前方步卒不被分割包围,而被迫退后。

    这就是骑兵在战场上的最佳作用,兵法云“以正合、以奇胜”,战阵之上,骑兵部队充当的就是这个“奇”,在两军步卒焦灼之际,寻机穿插突入,一锤定音

    若非之前有松潘骑兵赶来救场,否则杨展所部一旦崩溃,这些骑兵还能充当追杀溃兵,扩大战果的作用。

    接下来,吴三桂和豪格都颇有默契的以这种两翼骑兵,中间重步卒大队的方式进行行动,颇为有效。

    连番两次逼退了明军王光兴部和秦佐明部的进攻。

    不过,战争是一切科技、战术发展最为迅速的时候,也是一支军队成长的催化剂。

    连番失利下,明军这边也开始检讨战果,商议对应策略。

    最后还是从成都赶来的刘文秀(四川战役以高一功为主帅,刘文秀为副),带来了光复左军最新编组的一个炮营,这个炮营和一般常规炮营不同,而与之前那个攻坚重庆的重炮营恰好相反。

    一般炮营编有五十四门火炮,而这个炮营则不同,编有多达九十门火炮,但这些火炮与常用的五斤、七斤火炮不同,弹丸重量只有两斤上下,也就和当年戚继光车阵所用的小型佛郎机差不多。

    火炮口径极小,重量也很轻便,全炮总重三百来斤,一匹滇马就能拉着走,必要时候,六七个士卒也能拉动。

    这是武备局为明军专门设计的一款轻型野战炮,也是枢密院的一个尝试。

    之前明军火炮,基本上都是按照营一级整编的,哪支军队需要火炮支援,就把炮营部署过去。

    但这导致,火炮只能在军一级,由都督来调配,下面的师、营缺乏强大火力输出。

    于是枢密院就想让武备局设计一款轻型火炮,类似于过去明军当中广泛使用的小佛郎机,但由于采用纺锤式新型构造,威力和射程都远比佛郎机要强(佛郎机气密性太差,射程很短),以及新式炮车,以增强机动性能。

    白文选看到这种新式轻型火炮后,迅速来了主意。

    如果把这玩意编制到营一级,也不需太多,只需要每个师排在最前沿,或是两翼的营级方阵能够装备,便能成为破除清军“钳形战术”的有力武器啊。

    这样,能够加强明军一线步军的火力输出,加速击溃正面清军步卒的速度,或者隔着一两里,就能先对清军骑兵进行集火杀伤,限制其行动范围也是极好的。

    虽然还是无法彻底解决问题,但起码不用被动挨打了不是。

    说干就干,刘文秀便把全营九十门火炮分散安插给最精锐的白文选部三个营,每营三十门火炮,可以说火力相当充足了。

    连番三次胜利,也让豪格产生了些期望,开始打算重新出兵夺回顺庆府,否则就这般灰溜溜的跑回去,别说能不能保住正蓝旗,日后说不得也要被多尔衮清算。

    于是乎,被派往从保宁攻打仪陇县的满清步骑大军就撞上了早已准备好的白文选部。

    这种将炮兵下发到三千人的营级单位,还远远算不上什么“步炮协同”,甚至连拿破仑时期的“步炮协作”都达不到,这倒不是说武器性能不够,这只是部分原因,更多的是人员素质不足。

    明军的炮兵下方,更多只是将炮兵放置在步兵方阵前,在两军接触之前集火射击,接触之后,往后脱离入阵,等敌人退缩后又前突射击。

    即使如此简单的协作,也不是一般军队能完成的,纵观全军,高一功和刘文秀选择了素质纪律最佳的白文选部承担。

第44章 轻型野炮[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