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章 小学(上)[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随着川陕战争的结束,明清之间的碰撞又渐入平息,山西方面义军逐渐向陕西转移,其余留在山西的,也大多分布在吕梁山区地带,陷入和清军进剿军队的拉锯中。

    而陕西局势则稳定下来,姜镶占领关中以后,朝廷也不可能把他马上调走,那不是逼他造反吗?

    先是温水煮青蛙,让秦佐明部押运一批粮草进入关中,补给姜镶部,而后自然是赖着不走了。

    其次,又提拔许多姜镶麾下立有战功的将领。

    首先就是王辅臣,姜镶不是任他作参将吗?朱由榔提他当总兵,封伯爵!

    原本就不是姜镶嫡系的万练,也被提拔为总兵。

    其下还有大量将佐被提拔任用,姜镶都不好反对,否则不是断人前程吗?其他人不说,就王辅臣那种“活吕布”的性子,谁知道会不会来个“义父在上,受孩儿一刀”?

    朝廷更是直接使出银弹攻势,四十万两白银运进来,赏赐各部,拉拢人心。

    对于建制骑兵的编制,枢密院早有备案。

    骑兵计划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师级单位的配属骑兵,用于配合步兵作战,计划每师最好有一千骑。

    其二,便是作为战略力量的全编制骑兵

    在光复五军和海军之外,再设立一支骑军,下辖两到三个骑兵师,每师大约五千骑左右。

    新建骑兵部队,以原前军的那两三千骑兵和吴军残部、姜镶部、松潘部合编在一起,再加入新兵稀释后训练整编。

    朱由榔加封文安之为川陕总督,总理西北事宜。

    如今大明官场当中,都知道这位年纪不小的督抚大臣是一匹黑马了,原本文安之在光烈朝中属于边缘地位,算是诸路督抚中的末流,别说和陈邦彦、张家玉相比,就连王化澄都远远不如

    但经过攻略川陕的实打实成绩证明后,文安之一跃成为主政半壁江山的封疆大吏,与闽粤总督张家玉、浙直总督陈邦彦并列被时人称作“光烈三总督”。

    光烈朝中大臣,最高的自然就是五位内阁宰执,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内阁宰执们也不可能当一辈子宰相,总有换下来的时候。

    而内阁之下,还有不少位高权重的大臣,常常被人们戏称为“半相”,如洋务院的张同敞、都察院的王夫之,和外放的“三总督”,吏部尚书朱天麟、礼部尚书王化澄,都是有力竞争对手。

    如今文安之强势崛起,倒是让其他人心生紧张起来。

    因为朱由榔又将另一个重任交给了文安之——马政

    既然主政西北,那最重要的任务莫过于解决战马问题。

    文安之已经开始派人积极和青藏、甘肃以及漠西蒙古诸部交流。

    希望能达成贸易合作关系,自从清廷失去江南后,丝绸、茶叶、铁器,这三样和草原贸易的重要物资原产地都丧失了,和草原的贸易已经趋于停顿。

    但人家的需求毕竟还在啊,这些玩意可都是消耗品。

    所以,虽然明廷通过川陕和各方贸易,比较麻烦,要绕很长路,但这却是唯一的贸易窗口,具有垄断性质。

    即使如此,文安之也没有选择直接利用这一优势,学后世的山西晋商一样,对草原诸部大搞经济盘剥,而是在平价贸易,尽量照顾这些蒙古、青藏部落的利益。

    这是朱由榔最欣赏文安之的一点。

    和草原部落的交流,交换战马只是目的之一,政治统战工作同样不能落下,满清能有今日,就是因为当年皇太极眼光毒辣、手段高超,又拉又打,将蒙古部落拉到自己这边。

    中国的本土马种大概可分为三类,西南马、河曲马、蒙古马,其中西南马也就是滇马,个头矮小,但负重能力出色,适合作为挽马,驮运辎重、拉拽火炮。

    蒙古马更高大一些,耐力更强,也是东亚地区战马的主要来源。

    最后就是青海地区的河曲马,比蒙古马更为高大些,但耐力略有不足,适合冲刺,也是优良战马来源,只是数量上不如蒙古马。仟????d

第54章 小学(上)[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