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7章 南北军工[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满清直隶省,天津府,过去大明的天津三卫。

    天津城外,十数支烟囱向外升腾烟雾,宽大的砖石厂房里,火热的温度和“乒乒乓乓”敲打声交织在一起。

    北方的工业条件本来就不如江南,后世的大连、青岛等地现在还没有开发,人烟稀少,只有天津,靠近京师,江海交汇,平原宽阔,是发展工业园区的好地方。

    清廷效仿南方设立的军工机构——神器局,就在此处。

    新建不久的铸炮厂里,一名荷兰铸炮师指挥着工人,敲开铸炮的泥模,里面黑黝黝的炮管显露出来。

    众人屏住呼吸,在铸炮师的指挥下,和另外一节更加宽阔一点,色泽略显不同的炮管,小心翼翼拼接在一起。

    而后将全炮吊起来,用炉火加热,两节炮管逐渐融合在一起。

    荷兰铸炮师不禁惊叹

    “这实在是天才般的设计!”

    经过近一年摸索,在江淮战场上,勒克德浑部好不容易缴获了一门明军五斤炮,迅速派人护送,押回京师后方。

    荷兰铸炮师和神器局工匠围绕这门几百斤的家伙,研究了两个多月,又试验了十来次,终于将铜铁内外两层铸造法搞明白了。

    终于,到了十月份,第一批新炮从神器局工厂里制造出来。

    对于这个方面,荷兰人倒是比满清更激动,因为在此之前,荷兰也没有这个技术。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现在神器局的产量已经初步形成,年产火铳五千支以上,火炮六十门,弹药若干。

    绿营新军的整编也扩展到了河南、山东两省,合计将在三年内,编成新军十二镇。

    整个过程,几乎都是多尔衮一力铁腕推行。仟仟??d

    为此,整治了不少顽固的八旗贵族。

    除此之外,孟乔芳逃回河南后,立即写了一封奏章,递给京师。

    其中,第一次正视了明清双方的实力差距。

    “而今南廷光烈者,人中雄杰耳,文武之能,可彪炳一时,善抚治人心,犹如昔日汉之刘备。”

    “故今日南北,当以南强而北弱,南廷坐收江南财源之巨、湖广粮米之仓、岭南通贸之利,又兼器械犀利,实非能以强力敌之。”

    “故我朝应对之要,非在军伍,首重人心,唯有重整军民士气,厘定制度,设立规范,安抚人心,方能有制胜之机。”

    江南和川陕的接连失败,不仅仅是给明廷带来信心与振奋,同样也是让满清惊恐和反思。

    现在轮到满清来思考,自己为啥干不过明廷?

    孟乔芳委婉地做出了关键,人心、制度。

    满清自入关以后,破坏多于建设,尽失江南民心不说,在北方也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稳固统治。

    之前凭借军事优势,还能压着更拉胯的南明揍。

    但现在,一旦军事上的优势逐渐平衡,种种弊端迅速显现出来。

    正如某位教员在书中所说的那样,“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本质,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军事上的失败,就是一针催化剂,使许多满清在历史上,直到康熙、雍正年间才解决的政治问题,显露出来。

    比如说农业生产问题,北方人口凋零,又要受到满清官府盘剥,还有大量八旗贵族在北直隶跑马圈地,光军队的供给,就是一个大问题。

    多尔衮毕竟是一代枭雄,面对这种困顿局势,敢于直面挑战。

    他将孟乔芳的奏章在大朝会上全文朗读,而后开始推行自己的改革。

第57章 南北军工[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