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8章 孤立满洲(上)[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叶赫那拉部的主要活动区域,大概在今天吉林省西部的地区,是海西女真四部中最大的一支。

    明代女真诸部和辽金女真的关系并不密切,如果做一个比较恰当的对比,建州、海西之于金朝,就类似于索伦部之于满洲,属于金朝建制之外的边缘民族。

    这导致的问题就是,当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燃起雄心之时,所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松散和敌对的东北部落。

    在这一点上,两人都做出了极大努力,先是用军事和外交手段钳制,而后又用怀柔手段收买,才尽可能的将整个横贯辽宁到远东的部族集团糅合起来。

    在这个层面上说,皇太极的“统战手段”堪称明末第一,如果朱由榔眼前面对的不是多尔衮,而是皇太极,恐怕还真没什么机会。

    但此一时彼一时也。

    随着关内战争的失利,满洲八旗的巨大损失,带来不少连锁反应,首先就是嫡系的建州女真,人丁实在有限,川陕以后,整个满洲八旗从入关以来,已经积累了近三万的缺口。

    其中一半都是在和光烈明军的作战中造成的,为了补充和稳定战力,多尔衮不得不扩大征兵,建州女真不足以补充缺口,就不得不向海西、野人诸部填充。

    年前,多尔衮经顺治下旨重建镶白旗。

    此时清初皇太极时期那批战功赫赫的满洲宗室将领已经逐渐凋零,要么像代善、阿巴泰、岳托那样已经在前几年病逝,要么如多铎、尼堪、博洛这般战死于阵。

    故而,当下旨重建镶白的首要问题,就是旗主人选。

    最后,只能矮个里面拔高个,将此时仅有二十五岁的努尔哈赤之孙,原饶余郡王阿巴泰次子,博洛的弟弟,岳乐顶了上去。

    而下面的人员,则由两黄旗抽调部分佐领,再从建州抽调一千壮丁,海西、野人女真抽调五千多壮丁,喀尔喀漠南蒙古诸部抽调两千,汉军抽调四千。仟仟??d

    而且还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才能逐渐糅合,重新建立战斗力和组织度,并且即使如此,战斗力恐怕也大不如前了。

    为了补充军力,多尔衮还不得不放开政策,允许包衣立功,升入正式八旗军士行列,将一批满洲籍包衣补充进来。

    除了镶白旗外,镶红、镶蓝、正蓝等在南边战争中受损颇重的八旗都得到了大量补充。

    仅从人数上看,八旗军士的总数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大量海西、野人女真,蒙古丁壮、包衣、汉军补充进部队,满、蒙、汉八旗总数,已经超过十万,大概十一万多的样子。

    但多尔衮并未因此而感到高兴,因为他知道代价是什么。

    八旗的战斗力正在飞速下降,过去那种一万精锐就能和五六万明军对峙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别说优势,如果对上明军精锐,一比一能不能打赢都是未知数。

    毕竟在数年的战争磨砺下,明军当中也涌现出一批脱颖而出的英雄部队。

    朱由榔还正在让枢密院策划,给一批在战争中立下过巨大功劳,发挥过关键作用的部队,授予荣誉称号,就像海军的“铁人营”一样。

    所以,当辽东方面传来明军千里渡海奔袭,控制朝鲜,登陆辽东半岛的消息,忧心忡忡。

    因为从前线的消息传来,登陆的明军,就是当初在明军攻克浙直的战役中,立下殊勋的刘国轩部“铁人营

    多尔衮先是以替换看守陵寝的名义,调动两黄旗数千人马连夜进驻盛京,然后封锁关内外消息,尽量避免辽东方面的消息传来。

    但多尔衮能封得住山海关,不让辽东信息传入,却封不住早已知道结果的锦衣卫细作们。

    自从光烈二年以来,锦衣卫重建已经快四年了。

    情报网的铺设十分迅速,重点先是在江南、川陕和山西地区,随着江南光复、姜镶起事、川陕收复以后,锦衣卫的工作重点就转变到了北方满清的核心统治区域。

    对于山西、襄樊这种边缘地带,锦衣卫的工作主要是暗中支持抗清力量的壮大,而对于北京及周边,这些满清控制比较紧的地区,锦衣卫更多的则是探马司为主的情报工作。

    为了向北京安插人员,锦衣卫可是费了不少功夫。

    先是从山东下手,江南丢失以后,大运河并未完全废弃,虽说不能从浙直继续获得漕运补给,但已然可以从淮北、山东抽血。

    锦衣卫便利用漕运上的人员便利,将组织铺设到天津,而后逐渐渗透进京城。

    为此,至少耗费了不下五万两白银。

    锦衣卫是军中唯一一个不受枢密院和大都督府辖制,而直属天子的单位,军费也是走的独立账本。

第78章 孤立满洲(上)[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