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章 节节胜利[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此番朱由榔御驾亲征,不同于以往,主要还是在前线后方窝着。

    随行有御前兵卫司的三千多人马,外加光复中军抽调的一个精锐营负责护卫工作。

    七部、都察院、理藩院等部门,都派有官员随行。

    海州方面明军失利后,剩下的海军残部三千多人收缩到海州城中,凭借舰炮对岸火力,暂时守住了城池,也算坏消息里的好消息了。

    对于这样的全面战争而言,双方将帅在一线的定夺反而没那么重要,关键还是人力物力的比拼。

    而在这个层面上,明廷方面是具有压倒性优势的。

    浙直总督陈邦彦、湖广总督堵胤锡、川陕总督文安之,先后征发民夫超过五十万人,参与前线补给。

    其中东线的压力最小,毕竟有许多现成的水系可以进行转运,但中路和西路明军就没这么简单了

    中路先后调用湖广民夫十七万,西路调用民夫二十万。

    尤其是西面的川陕,本来户口就少,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出力。

    对于老百姓而言,他们可不懂什么国家、民族大义,他们只知道,被朝廷征调当民夫,又要吃苦卖力,说不得还有生命危险。

    这年头即使是农闲时节,壮劳力也是家庭的支柱,如此大规模的征调,这毫无疑问是对川陕本就薄弱的经济,加以严重考验。

    可不征调也没办法,从川陕往潼关以东运粮,途中地形复杂,需要大量人手。

    文安之的工作压力极大。

    好在此时的明廷最大优势,就是经济宽裕。

    针对参与征调的支前民夫,予以减税补贴,按照每天五升的量,二十天为一石。

    按照这个数量,一户普通人家,支前三个月,基本上就能免除一年税务。

    当然,工作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

    比如,对于士绅家庭,怎么办?

    原本这些人是不用服徭役的,但朱由榔将免役待遇折合成了银两发放补贴,所以从法理上来说,他们也有服徭役的义务。

    可这些人当然是不愿意的,宁愿花钱请别人帮自己服徭役,这在律法上倒也说得过去。

    不过朱由榔当然不愿意如此放过。

    命陈子壮等人新修订了规定,如果不愿服徭役的也可以,但必须要拿出征调补贴的三倍,作为补偿交给当地府衙。

    这条律法,只针对名下个人田亩超过一百亩,或身有功名者。

    算得上是一种“直接税”了。

    这个政令一出,虽然引发不少非议,但还是在接受范围内,于绝大多数士绅而言,这大概就是朝廷为了北伐下发的一笔“摊派”,数量也不算多,对于绝大多数地主而言,无关紧要,最多埋怨几句,当初强力度田以后,众人还不敢因为这点小事,和朝廷打擂台。

    但任何政策,上面制定时,总是面面俱到的,可下面执行的时候,恐怕就没这么简单了,当然,这是后话。

    至少在此时,明廷出色的后勤动员,直接体现在战场上,就是战线的扩张和推移,几乎毫不间断。

    李定国下定决心,决定不再取巧,直接从正面以强力打开突破口后,明军所体现出的战斗力,让即使早有心理准备的瓦克达、岳乐等人咋舌。

    十一月初

    光复左军都督佥事,亲领一个精锐营,以及二十八门火炮,载在三十艘平底沙船上,冲向黄河北岸。

    清军炮火拦截不断,飞舞的弹丸在水面上溅起无数白花。

    夺淮入海后的黄河,最显著的一点,就是没有上游那么浑浊了,但那激荡的水流,依旧恢弘澎湃。

    数十艘从上空看去,犹如蚂蚁的战船上,明军将士们手持桨橹,或是脚踏踩板,在波涛汹涌中的大河里,劈波斩浪

    任由零星飞驰的炮弹,在河面之上来往。

    “蓬!”

    明军除去运兵的船外,还有十余艘炮舰载着近百门火炮,对准暴露出来的清军火力点,就是一顿猛砸。

    不到两刻钟,就将对方压得抬不起头。

第5章 节节胜利[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