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章 夜火(上)[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襄阳城三面临江,而隔着江对面的城南外,却是被诸多山势环绕着。

    主要是真武山和琵琶山的北麓,山势弧度虽然算不上多么陡峭,但也不算低矮,还是有上百丈的样子,从山腰便能一窥三丈左右的襄阳城墙。

    故而,如若明军锐士想要潜入城中,这里颇为合适。

    只需要用绳索,自靠近城墙的山腰处,便能悄悄爬上城墙,潜入城内。

    但这事说着简单,这番动作,大概有三个问题必须要解决。

    首先,襄阳城的护城河实在太过宽阔,如何在不打草惊蛇的情况下把人送过去?

    其次,送过去以后,如何不引起注意的翻城而入?

    最后,翻入城墙,还要先隐蔽起来,否则就靠这三十号人,一旦被发现,立马就得玩完。

    所以,按照计划,在此之前,明军会先在黄昏以后,先后派遣数支偏师精锐,夜袭城墙,一方面是分散注意力,另一方面,也算是疲乏清军,若事有不可为,还能起接应之用。

    马宝领着三十骁锐,检查各式装备,而后在早晨时,就已经登上真武山,先用专门制造,倍率更高的望远镜,眺望观察襄阳南城城墙上的形势。

    随后慢慢移动,隐藏在真武山临近城墙的山腰之下,等待时机。

    至于城外的明军,依旧与往日无二,开始组织攻城,炮火齐加,鸣响厮杀声不断。

    直至黄昏

    晚间后,李过又点检三千精锐,分为六支,每支五百甲士,抬着数十艘小舟、竹排,先后在各城门外发起夜袭。

    当然,基本上都以失败告终。

    但明军的攻势相当密集,自酉时(十九点)以后,直至丑时(凌晨一点至三点),六支部队,轮流发起袭击,让清军疲于奔命。

    但丑时以后,也许是明军“力乏”,攻势逐渐转弱,最后停息下来。

    济尔哈朗总算松了一口气,此时已经是深夜凌晨,还有一个多时辰就天亮了。

    明军也撤回宿营,不来打扰,眼看是休整去了。

    济尔哈朗才命令城上守卫注意留下人看望后,回去休息。

    而此时,其实才是守城清军最为松懈的时候,大战刚刚过去,又是午夜时分,众人自早晨开始,厮杀、警惕良久,精神过度紧张,如今大多都松散下来,又兼之前夜袭的明军已经被击退数波,眼见就要天亮,肯定不会再来了。

    就算再来,按照之前那几百人的规模,也不难被发现。

    但当此之时,却是马宝等人行事的机会......

    三十人为了不造出声响,并未着铁甲,只是裹有轻便的皮加衬在内里而已,外面则用黑布衣袍罩好,既能在夜里能够藏身,也能防止发出声响。

    至于钢刃兵器,也用薄布裹住,其实他们也并未带长柄兵器,只是人手一柄短刃而已。

    除此之外,另有双管火铳。

    只不过这三十人手中的火铳形制颇为怪异,乃是锦衣卫专门提供的,马宝拿到手后,好奇把玩了良久......

    这玩意,怎么没有火绳啊?

    这个问题也是马宝一开始,向身侧那位作为自己副手,名叫程横的锦衣卫百户所问。

    马宝虽然年轻,但十三岁就跟随民军四处流窜作战,多年以来,也算是身经百战了,对于各种火器并不陌生。

    但手中这种,没有火绳,扳机上面,只是用钢制钳口,钳着一枚火石的短发火铳,还真是第一次见。

    事实上,自生(燧发)火铳的研制,在明朝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这玩意的思路本来就不难想出,大家伙都有过用火石燧发代替火绳引火的尝试。

第41章 夜火(上)[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