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3章 摧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锵!”

    全速奔驰的骑兵,速度上毫不比后世的机动车慢多少,尤其是带甲骑兵,在这个年代,就等同于主战坦克,数千斤的磅礴动能带动下,锐利的骑矛,将人扎个对穿毫无问题。

    两柄长槊斜着碰撞在一起,直接蓬然折断,惯性令马上两名骑兵差点落马,随后立刻抽刀搏杀。

    按照明军编制条例,军都督一级,可以配属一百二十名亲卫骑兵,和一哨百余亲卫甲士。

    但李定国可不只是都督而已,身为明军编制中,事实上地位最高者,其扈从亲兵不下五百。

    但之前既然将军中各总兵、参将的亲卫都夺了过来,组成方阵,李定国自然也以身作则,只留下一百四十亲骑护卫帅旗,其余全部都编入方阵。

    但是,当面对赵良栋、孙思克各二百余骑远道奔袭而来,李定国并未让前面士气正盛,挺着刀矛,如压路机般撵着几万清军步骑跑的九千甲士回头支援。

    作为一名自幼久经战阵,身经百战的名将,他明白,战阵之上,最重要的,就是一股气,所谓“一鼓作气,再则衰,三则竭”。

    此时明军之所以能压着自身几倍兵力的清军步骑,追亡逐北,说到底,就是占了个“气”字!

    清军之前经历三四个时辰,与明军却月阵外围军士反复搏杀,士气消磨,兵士困顿,纪律散乱,被突然意外一击,自然是陷入恐慌之中。

    而明军却是背水列阵,有死无生,又是征战多年的骄兵悍将,在自家主帅一往无前的激励下,这气势只可鼓,不可泄。

    一旦泻下来,被之前李定国用却月阵消磨清军步骑,逐渐在各级军佐将校的勒令,和八旗军士的弹压下,逐渐缓过劲来,届时明军的兵力劣势就会立马凸显出来,反而是麻烦。

    所以他知道,绝对不能让明军甲士的步伐停下来!

    王玺在西军之时,就是被李定国亲自从战场中救回一条性命,此后相随近十年,是亲信中的亲信,一直担任李定国亲兵长官,官面上的称呼,是大都督府都事,只是个正七品的职位,但军中谁人都不敢轻视。

    其人一挥手,一百四十骑就分为两队,向着将近自己三倍的清骑扑过去。

    这些骑兵,军龄最少的,也有六年了,其中有的,从十二三岁开始,就跟随李定国征战,说是部下,更似家仆。

    无论是从战斗力还是忠诚程度,都是无可挑剔的存在。

    “锃!”

    马刀和清军腰刀碰撞时,拉出一阵火花声,数百骑兵于原野之上,互相交错,不时便有人从奔腾的马背上掉落,或是战马哀嚎失蹄倒下。

    所谓“关东出相,关西出将”,倒也并非虚言,明末之际,无论明清,还是农民军,能征惯战的将领当中,相当一部分都是陕西、山西人

    如李定国、李过、高一功等

    赵良栋亦是陕西人,自少通习弓马,倒也颇为耐战,一马当先,但他很快就发现了眼前明军的厉害之处。

    这些明骑装备实在是精良,一百四十骑,竟然全部都装备有锁子甲,外面又套着铁片甲胄,一般腰刀,不伤及要害,还真是难以杀伤!

    而且每骑鞍下,都配有一支双发短铳,虽然在战阵之时没有再次装填的机会,但却是在要紧时候,一个能救命的撒手锏。

    除此之外,不同于明军一般马营中,很少有精通弓马的骑兵,这一百四十骑,全部都是精锐的马弓手,临着二三十步内,箭术不凡,这在明军当中极为少见。

    两股骑兵之间,箭矢、铳弹相互来回,缠斗一团,难解难分。

    赵良栋见麾下陷入混战,便主动带头想杀出一个缺口。

    领着十来个亲信,冲在最前,给明骑造成了不小麻烦,亲手斩杀了两骑。

    正在搏杀之际,却忽地觉得一阵紧张,想起什么,抬头望去,只见隔着三十步外,一骑枣红色高头大马之上,一员骑士全身甲胄,手持弓刀,战马之侧,一柄丈余精钢长槊,竖直插在黄土之上,犹如旗杆,冷冷看向自己这里。

    他知道,那便是名震两朝之间,被视为明军第一名将的李定国。

    李定国轻轻举起左臂,捻出腰下一羽,搭弓,挽弦,三息之间,就是一声破风而去!

    此弓,怕是不下两石之力

    “嗖!”

    三十步内,破甲箭掠过慌忙闪躲的赵良栋身侧不足一尺,势大力沉,身后一员清骑被击中马首,战马嘶鸣惨叫,轰然倒地,连带着背上的骑士也被摔落出去。

第63章 摧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