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7章 小将[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但刘文秀冷眼旁观的心情很快就下去了,因为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实在是超乎了他的意料。

    北岭之上,随着两军箭矢交锋后,逐渐在半山接战,明军攻山的基本上也都是精锐,全部着甲,按照队哨,列为五到二十人的小队,刀矛混杂。

    而清军方面,毕竟被耗了十多日,军士疲乏,很快就有些支应不住。

    阮进亲自领数百甲士,于阵后督战,并令三百善射士,于阵后策援前方作战的将士。

    但就在明军先锋一度冲上山头,距离那岳乐帅旗不过百步的时候,两侧山林,却是忽得涌来数百八旗甲士,将冲锋势头顶了回去

    这些八旗兵卒,全部身着双重甲胄,后队挽弓,前队擎刀,尤为彪悍善战,无惧生死,分为左右两队,对半山腰上的明军截杀。

    自不必提,这些八旗甲士便是镶白旗重建后特有的,索伦营佐领,索伦各族丁口十分有限,直到康熙年间,也就几千人马,此时撑死也就能动员出两千多人来,隶属镶白旗十个佐领。

    不过在之前漫长的攻防战中,损失惨重,眼下只剩五个残缺的佐领,不过六百人而已。

    阮进见状,咬牙率督战甲士,冲上前去,将渐有溃散的士卒重新逼回战场,同时命下方士卒放铳,先把对方压制一头再说。

    在一比一的情况下,明军士卒几乎不是这些彪悍的八旗甲士对手,而攻山时,队伍被迫列成散队,又无法发挥明军纪律严明的优势。

    只是在阮进的严令,和后方火力输出下,才勉强维持战线。

    刘文秀在远处看得真切,倒是有些理解后军为啥顿兵于此长达十余日了。

    这种情况以前也不是没有过,当年桂北之战,明军在尧山山地与孔有德、尼堪优势兵力周旋,不也是差不多的道理,难道那个时候的明军比清军强多少了?

    乃至于后世,清初活跃十几年的夔东十三家,硬生生撑到了康熙初年,也是占了类似的便宜。

    优势地形,外加精锐步卒,不可能只有明军会,人家清军就全都是傻子。

    这种情况下,除了大兵围困,慢慢消耗,而后一举歼灭,还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不过好在,眼下看情况,战斗已经进入到了最后阶段。

    想到此处,刘文秀转首对张名振道

    “不如让随我而来的左军士卒上前一试?”

    张名振脸色颇黑,这话未免有些侮辱人,什么叫让你左军士卒一试?合着这山下八万后军将士,还不如你这刚刚渡河过来的几千人马是吧?

    奈何人家战绩摆在那里,还真不能不服气。

    张名振并非一人,他身后还站着诸多后军将领,听闻此言,无不愤然,又面面相觑,毕竟自家都督都还未说话,不好上前。

    正当此时,一个年轻的清朗声音却是从后方传来。

    “末将愿领兵援护阮总兵!”

    众人闻声,纷纷看去,只见后军总兵霍??身侧,一员明明只是参将打扮,不过二十的年轻将领,朗声出列拱手请战!

    事实上,他连参将都不是,只是参佐衔而已,也就是个副团级干部,在眼下一众军、师大佬面前,实在是毫不起眼。

    之所以能站在这里,乃是因为他是霍??亲信,替其掌管亲兵,而今日帅旗这边,轮到霍??执勤,也就是说,他是来这站岗的。

    总兵霍??见状,当即大声呵斥,让他连忙退下

    这也是维护之情,毕竟要是一不小心得罪了张、刘等大佬,他一个小小参佐,日后前程可就断绝了。

    这个年轻人原是陕甘人氏,要说关西出将,的确如此,不仅清军那边这样,明军这边,也是一票陕甘大佬。光复右军撤入陕西以后,接管了甘肃部分州县,文安之便就地征发了士卒,陕甘壮士,向来名冠天下,是古代王朝一等一的兵源。

    这位年轻人便是那时候入伍,但由于其家学渊源,不仅读书懂礼,还武艺了得,在一次右军各营比武之时,赢得弓马第一,得到总督文安之亲自褒奖。

    当时刚好兵学苑成立不久,兵学苑招生,除了每年的统一招考外,还有一个途径,就是各军推荐优秀士兵员额,文安之觉得这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大有可为,便一封荐书,推荐给了兵学苑军官进修科就读。

    学成以后,正值后军扩军,领厢总一职,宿州一战,斩获颇丰,立下乙等功,被霍??提拔为参佐,一直放在身边培养。

第67章 小将[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