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弥赛亚传奇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文化自信植根于历史自信(二)[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本编汇集了何新对中华5000年辉煌历史的新评价,以及对积非成是的“中国文明封闭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论”等流行观念的批判,并以他“关于新理性历史观的哲学思考”作结,为读者提供了历史哲学的新视野。

    华夏诸神的起源

    第二编“华夏诸神的起源”,概略地反映了何新几部专著对华夏上古英雄时代的复原和再现。

    何新誓言“刷新一代学术”,最出色地体现在他对华夏上古史的重构。本编各篇的“导读”对此已多有概述。这里强调一点:华夏先祖作为人类农业文明的发明者,最要紧的是观测把握太阳等各种星体(天)的运行规律及其对万物生长的决定性影响,以及把握与食物再生产直接有关的江河、山岳、土地、动植物和风云气象的“秉性”。这使得华夏先祖在全人类最早发明了科学的天文历法体系。何新率先揭示了这一点(古天文历法学权威陈久金称赞说,这是一个后来得到发掘出的古天文历法文献确证的“新的惊人发现”),并成为他解开华夏文化根脉之谜的一把钥匙。他指出:随着天文观测的进步,华夏上古先民先后建立了以太阳、北斗、北极枢等为不同天文坐标的不同天文历法体系,逐步建立起通过综合观测多种星位坐标来观象制历的历法体系;随之在宗教祭祀上也经历了由太阳崇拜到北斗及北极星崇拜的演变。华夏上古“五帝”之一、奉行太阳神崇拜的强势部落首领颛顼,其主要功德正在于对信奉“万物有灵”的原始巫术进行了“绝地天通”的伟大改革,创立了以天文历法为底色、以各种自然现象及其规律为背景、以历代祖先的经验积累为依托的上古之神道教,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宗教祭祀活动,避免天文历法的混乱和不断失传,并在夏、商、周三代逐步泛化或演化为宗教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和社会治理秩序。古人往往将人文神话(先祖中的英雄人物)、宗教祭祀、民间节气(日)习俗等附丽于天文历法学基础之上,这正是华夏诸神和宗教的起源;先秦的“道”、阴阳五行学说等哲学观念和“大一统”的政治理论,也正是建基于对“天道”的观察、反思和抽象。

    何新这个解释体系,至少解决了三大问题:一是使华夏远古诸神得以名正言顺、各归其位,为结合考古实证重构脉络清晰、逻辑缜密、井然有序的华夏上古历史体系扫清了障碍。二是破除了疑古论者常说的中国古代只有巫术而无宗教的无知之妄论。他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本土宗教信仰。中国上古崇奉一种以天地自然神和祖先人文神为主要神灵的敬祖奉天的神道之教。上古神道教不是什么原始“巫术”或“魔法”,而是具有系统化宗教神话和完整祭祀礼仪的发达、严密、成熟的宗教系统。周礼之主体制度,正是以神道教之宗教祭祀为核心的一套典章制度。这种神道教在汉唐即已传播到东亚,特别完整地保存在韩国和日本。孔子的儒教或曰礼教,也正是通过对上古神道教的人文化改革演变而来的。战国秦汉之际,佛教自西域传入中国,汉、晋、唐、宋以后,中国的本土宗教以儒教为主,佛教与神道教及儒教等兼容并行。三是为今人读懂先秦经典提供了源远流长的历史背景资源,从而也对我国何以早于西方1800多年就建立起“非常近代化的政府体制”找到了文化根源。《公羊传·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徐彦疏:“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一皆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汉书·王吉传》:“《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大一统”之“大”,重视、尊重也;“一统”,指天下皆统系于天子。皇帝之所以叫“天子”,“大一统”之所以被归结为基于天文历法的“王正月”,正是华夏上古以来以天文历法学为“科学基础”的传统文化的强大惯性使然(“道”或“天意”的唯一性在人间的实现)。秦汉确立的集权体制,并不是像西周那样对皇亲国戚、军功勋贵及其不断繁衍的家族利益最大化的制度安排,对王朝自身统治的稳定性和皇帝个人安全的保障性也并非最优选择(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对此多有论证),但对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和黎民百姓的安居乐业,则有着“存乎神者之不测”或“理性的狡计”之妙。西方直到霍布斯(1588-1679)的《巨灵论》,才初步明白了这个道理。他说:“国家即伟大的利维坦——是一个人工模造的人;其中,主权(君主)是它的灵魂,官员是它的关节,奖惩是它的神经,财富是它的实利,安全是它的事业,顾问是它的记忆,公平法律是它的理智,和平是它的健康,动乱是它的疾病,而内战则是它的死亡。”(略引)

    何新指出:“我认为中国上古曾存在崇拜太阳神的系统天文宗教,而伏羲(曦神)、黄帝(光煌之神)、炎帝(雷电炎火之神)、祝融,原都是上古太阳神及火神、雷电神的名号,后来成为半人半神的古帝名号。所有这些论断,对历史及现实,以及理解华夏文明在东亚文明之位置均至关重要!”此言的确不虚。文化自信植根于历史自信——何新对中华民族的独特历史和道路的把握不仅是深刻而系统的,而且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国学经典新解

    第三编“国学经典新解”,基本体现了何新对先秦经典的独特解读和主要评价。遗憾的是未能编入让当代中国人真正得以读懂读通先秦经典的何氏“译文”。编者在这里大胆地预言一句:经过精编精校之后的何译(文白对照)《国学经典》,终有一天会成为国人阅读先秦经典的主流读本,就像《培根论人生》的中译本虽然已有上10种,但其他译本都只能销售几千或上万册,而何译本却能发行100多万册一样;事实上,近年已有学者以何著《国学经典新考》为训诂依据和译文标准,来开展自己的国学研究;中国民主与法制出版社2008年出版、次年再版的15卷本《何新国学经典新考系列》,因为出版方曾“延请专家及好编辑、好校对,对全书细加审定”,所以目前连“孔夫子旧书网”也一书难求。

    需要说明的,一是每种经典只收入了何新系列论著中的一篇解读文章(比如,编《lt;lt;/spangt;老子gt;是中国第一部纯哲学著作》时,原本很想将最能体现何新“泛演化逻辑”视野的《论老子的“有”与“无”》作为附录编入,但此范例一开,本书的篇幅就没法控制了);二是《何新品lt;lt;/spangt;诗经gt;中的史诗》《lt;lt;/spangt;楚帛书gt;新考》《宇宙之问lt;lt;/spangt;天问gt;新考》《lt;lt;/spangt;心经gt;新考》等何著中的相关解读文章由于篇幅原因未便收入;三是何新对经典的解读更多体现在逐句逐篇的注释和题解之中,“导读”未能对此作出概括性介绍。所以本编难免有“窥一斑而未见全豹”之憾。

    华夏史上的圣与雄

    第四编“华夏史上的圣与雄”,选取何新相关论著中的9篇,让我们能够领略这些奠定了中华文明自东周秦汉以来历史走向的圣哲(孔子、老子、子夏、墨子、孙武子、屈原、董仲舒)雄霸(秦昭王、汉武帝),面对他们当时的历史环境和趋势,究竟“做对了什么”必须做的事情,使他们得以成为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史上永远不会堕落的神圣巨星。

    何新认为,正因为历史进程中存在理性的逻辑,是有规律可循的,是否知道当时历史中必须做的事情,是否具有这种判断力,就是一个政治家(也包括思想家)伟大与昏庸的区别。在广义上,皇帝或国王不过都是历史的奴隶。因为他们不得不做历史要他们做的事情——不做就会垮台;他们也不能做历史不要他们做的事情——做了也会垮台。汉武帝晚年曾对卫青说:“汉家诸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事。”这说明汉武帝对“当时历史中必须做的事情”是有深刻领悟和使命担当的。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评论秦始皇创建大一统中华帝国的历史功绩时感叹道:“呜呼!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存乎神者之不测,有如是夫!”这就意味着,当权者哪怕“做对了”“历史要他们做的事情”,也并非都是出于道德目的。所以,黑格尔曾嘲笑18—19世纪的德国历史学是一种幼稚的道德史学。何新指出,中国历朝历代直到今天出版的那种种历史书,也无非是在沿袭着孔子所开创的主观道德史学套路。所以需要探索历史的终极性意义和目的,需要认知社会演进的历史规律,需要在这种框架下重新解读和建构历史。何新选取中国历史上的这9位“圣与雄”来树碑立传,也正是基于这种历史哲学理念。

    希腊印度伪史考

    第五编“希腊印度伪史考”,是作为“立此存照”的启示录,使我们知道西方积500年之功所打造的庞大话语体系,是何等的漏洞百出、是何等的假冒伪劣。这组文论,与其说是考据、考证之作,不如说是提供的视角与方法,使国人不再陷入“言必称希腊”的迷魂阵里“找不到北”。当然,它对前几编以中华民族为本位的历史言说体系本身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对黑格尔所说的“历史只有中国才有”的确证。

    清流文人常说“金钱如粪土”,但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庞大话语体系,正是从“威尼斯商人”——美第奇等家族银行所资助的“粪土”中生长出来的罂粟之花,虽然无比的美丽诱人,但确是西方“上帝”实现其“狡计”的有效意识形态工具。国人往往并不真的相信意识形态有多么强大而神奇的力量。但你只要去印度实地考察一下就会发现,虽然有西方的数百年殖民统治和印度独立建国后70年的“选举民主制度”,但在印度的政治经济和精神生活秩序中,印度教3000多年来所构建的“种姓制度”仍然是一个最强大的客观存在,并且与“普世价值”珠联璧合、和谐相处。这就是历史传统和意识形态控制人类精神和社会生活的一个最显明的例证。当代杰出的历史学家许倬云指出: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世界特别是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精英原本就有着根深蒂固的“婆罗门情结”,其文化和制度设计都是根源于这个力图世世代代充当“最高种姓”式的统治者的“情结”;他说:也正是因为这个贻害无穷的“情结”,“人类是大自然的癌症,西方人是人类的癌症,西方精英是癌症中的癌症。”

    世人之所以对西方统治精英集团这个灾难性、毁灭性的“癌症”认识不清,就是因为正如《圣经》所说的:“魔鬼永远都是以天使的面孔出现在世间。”这个“天使的面孔”,就是西方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打造的为“资本统治人间”服务的话语体系。它如今已内化为全人类看待和解释世界万事万物的“无意识”、“潜意识”或“本能”。这是一个金碧辉煌的大厦,因为它确实几乎穷尽了人类所可能有的哲学智慧、语言技巧,其中也充满着炫目的“真理颗粒”(就像当今世界库存的核武器足以毁灭地球数百次一样,它们之所以能够被制造出来,也是基于人们对原子世界的“真理”有所发现的)。而不解构这个大厦,不挣脱西方话语体系的精神控制,作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负有特殊的天赋使命的中华民族,就看不清楚已被西方话语体系全面歪曲过的人类几千年的历史,更看不清楚人类未来如果要继续生存发展下去可供选择的新前途、新命运,就只能如黑格尔所沾沾自喜地预言的“受制于欧洲人,……中国也必然会屈服于这种命运”。这就是何新积30多年之功,辛辛苦苦地系统研究了人类唯一拥有的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华夏上古历史之后,才在60多岁时“蓦然回首”,以病痛之躯奋力一搏,开始解构作为西方庞大话语体系基石的“世界伪史体系”之旅。近年的何新,已无力撰写早年那种“学术范”的长篇大论,也无法像其中年解读先秦经典那样,穷尽中国历朝历代的考据研究成果,结合近代以来的考古实证,以现代学术工具予以重新审视,构建自己的宏大解释体系。所以,他近年出版的两部“希腊伪史考”和解构西方编造的印度伪史之作,都只是一些论证并不严密的“读史札记”、“学术短论”。但是。如果缺少这一部分,何新的整个史学体系就是残缺的,他的历史哲学在内在逻辑上也非“自洽圆融”的。人们读再多的何著,也是难以获得真正的“大历史”视角的。

    在本书的编选过程中,浙江大学出版社王雨吟女士严谨细致,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周文、慧坚、世殊等老朋友及我的同事海波、古娜、文畅、黄媚给予了无私协助。在此对他们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本书编者对部分篇章的标题作了改动;有的是几篇整合为一篇(“导读”中有注明)。若有不准确之处,由编者承担责任。另外,每篇所加的“导读”,参考了许多学者的许多相关研究成果,在此谨致谢忱。经何先生同意,还尽可能采用了他的许多未刊稿的内容,但“导读”文稿未经何先生审阅。由于编者学力不逮,凡有不准确和错误的地方,皆由编者文责自负。

    2016年8月24日于南海之滨

文化自信植根于历史自信(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