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章 科学先驱(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高大广阔的紫禁城,却显得比较萧索,人也不多,唯有一队队严肃以待的卫兵矗立。

    按照体制,宫城的安全,应该是由锦衣卫负责,但朱由榔把锦衣卫改造成了一个完全的情报机构,不再让它像以前那样还要负责宫禁、护卫、仪仗,乃至于还要给皇帝养小动物之类。

    紫禁城的安全保卫工作,朱由榔还是交给了自己的亲信,李景兴,效仿宋代的“御前班直”,建立了御前兵卫司,李景兴担任指挥使,下辖前后左右四个殿前厢,负责守护宫城,还有一个内殿直班,为天子近卫,以及一个仪仗厢,用来典礼之时充排面。

    带方以智进宫的是内殿直班的护卫,与两侧宫门站立的殿前厢精壮军士不同,内殿直班的护卫们,不少身上还带有残疾,他们都是当初最早跟随朱由榔的亲兵老卒,忠诚度不言而喻。

    明明还是那个紫禁城,但这位天子入住后,仿佛变了个气质,曾经那种浮华与富丽,被一种弥散在空气中的严肃取代。

    原本从武楼到武英殿的空地被清理了出来,变成御前兵卫司的校场,文华殿受损严重,还没修复,眼下内阁班子都聚在武英殿办公,每天都能听到宫殿外士卒的训练声,不时天子还会出去跑跑马。

    右面的春和宫倒是保全完整,春和宫就是东宫,但眼下皇长子还不满周岁,远没有到住东宫的时候,不过朱由榔这个当爹的,还是打算日后在春和宫后面建一些楼房,他有意恢复汉唐的太子六率。

    朱由榔此时并不在乾清宫中,这家伙自重生以来,就到处乱跑,如今稳定在了南京,倒是不习惯了,隔三差五就喜欢偷偷摸出去,至于政务,除了军国大事,一般也犯不着他来操心。

    此处召见方以智的,乃是大善殿后面的望江楼。

    大善殿是当初朱元璋修建的“览读之所”,后面有望江楼和九五飞龙殿,从这里可以直接远眺长江。仟仟??d

    朱由榔就在望江楼二层等着方以智。

    “微臣拜见陛下!”

    “赐座。”

    朱由榔坐在案几之后,抬眼看到对方,招呼内侍道

    他向来不喜欢臣工站着议事,除了大朝会以外,甚至连日常朝会,都会给所有人赐座,以至于乾清宫中,向来都常备许多椅子。

    “坐而论道”,将君臣之间的距离缩短,也算是“汉唐遗风”。

    还没等方以智说话,朱由榔已经先开口了

    “朕听说学士和昔日北京的钦天监汤若望走得比较近,于西学、格物颇为熟悉?”

    方以智做过功课,倒也不奇怪,回答道

    “微臣在京师翰林之时,当时汤学士尚在钦天监,受先帝所命,督造红夷大炮,臣对西学颇有好奇,与他多有交流。”

    在明后期至清初的第一次“西学东渐”运动中,天主教的耶稣会传教士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教会影响力依旧庞大的欧洲,耶稣会算是一个奇葩,因为它们倡导传教士深入世俗社会,从事学术活动和文化教育,产生了大量专家学者,从而达到以影响权贵人物来传教的目的。

    此时在中国的西方传教士基本上都来源于耶稣会,比如之前联络澳门葡萄牙人雇佣兵,带火炮援助桂林的,便是一位叫做毕方济的耶稣会传教士。

    稳定下来后,朱由榔也一直寻求和这些传教士联系,比如这个毕方济就在南京居住,朱由榔给了他一个“客座学士”的职务,负责组织人手,翻译一些文艺复兴后的西学著作。

    只可惜汤若望,此时怕是已经在清廷任职了,估计还在北京呢,历史上这家伙卷入清廷的“历法之争”,被无辜牵连,迫害而死。

    起因也是搞笑,杨光先原本是当年崇祯党争时被温体仁扫地出门的小人物,降清之后,剪了辫子,“民族意识”倒是爆棚起来,连番于清廷当中攻击汤若望等西洋传教士制定历法,其实自己对历法狗屁不通。

    结果被人家拿学术打脸后,恼羞成怒,干脆诬告汤若望谋反,康熙便任命他为钦天监监正,他哪懂什么历法天文?最后居然上疏表示“宁可使中国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国有西洋人。”

    也不知为何当初清兵入关时,他的嘴巴怎么没这么硬。

第6章 科学先驱(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