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章 抄家(上)[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不服!我不服!”

    “当日降清,也非我一人决断!总不能只是因为我是留守,便只追究我的责任,我不服!”

    朱国弼大声喧嚷,想要挣脱束缚,但被左右士卒死死按住。

    李景兴藐了对方一眼

    “保国公请放心,这次绝对不止针对你一家,去魏国公府、灵璧侯府、安远侯府的兵丁已经在路上了。”

    朱国弼顿时被堵得哑然失声,而后更加疯狂地叫嚣道

    “不止!还有内阁学士王铎!还有钱谦益、朱之臣、梁云构!我只是被逼无奈!被逼无奈......”

    也不等对方喊完,就被压了下去装上囚车,这些事情,锦衣卫和御前司早就调查清楚了,用不着他复述一遍。

    保国公府内所有仆役、丫鬟、内眷全部被带走,经过甄别之后,仆人、丫鬟等会被发还身契,恢复自由,小妾之类也会被勒令改嫁,非嫡出子嗣也不多追究,要么随母改嫁,要么干脆由朝廷抚养。

    唯有直系家属恐怕就比较惨了,朱由榔到也不想搞个满门抄斩,除了泄愤作用不大,而且说实话,当初南京不战而降的责任,与其说是朱国弼和钱谦益等人的,主要其实是弘光的,当时江南尚有近二十万大军,就算长江守不住,也不该只身逃跑,在这一点上,表现还不如当年的宋高宗呢。

    完颜构再拉,起码生死存亡之时,还是分得清轻重缓急的。

    朱由榔对这帮人动手,完全就是出于某种“不要白不要”的想法,毕竟打仗还是相当花钱的,大半年干下来,原本筹措良久的积蓄,一下子又快见底,虽然也称不上穷,但谁会嫌钱多呢?

    如果面对士绅集团,朱由榔要犹豫二三的话,面对这些“前朝”勋贵,实在是不知道有什么好怕的,当年文官集团都能按着他们欺负,何况现在的朱由榔。

    整个南京城一日之内,鸡飞狗跳,一队队顶盔掼甲的士卒穿行街道之间,一户户大院府邸被破门而入,官兵秩序俨然,纪律严明,一板一眼的羁押囚犯、搜检库房,贴上封条,又赶往下一家。

    当然也不乏狗急跳墙者,东宁伯焦梦熊居然异想天开,想带着家丁堵门,被一阵排枪,当场报销。

    喧嚷声、兵械声、破门声、求饶声、车马声

    响了一天,前后羁押了数千人,监牢不够用,只好借用城北大营暂时看管。

    牵扯了十多家勋贵,基本原南京显赫门庭,无一幸免。

    朱国弼、隆平侯张拱日、怀宁侯孙维城、灵壁侯汤国祚、安远侯柳祚昌、永昌侯徐宏爵、定远侯邓文囿、项城伯常应俊、大兴伯邹存义、宁晋伯刘允极、南和伯方一元、东宁伯焦梦熊、安城伯张国才、洛中伯黄九鼎、成安伯郭祚永、驸马齐赞元。

    全部遭受清算

    当然,由于罪有轻重,这些人的处理也不一样,比如为首的朱国弼直接全家发配海南卫,日后若是朱由榔有兴趣开拓海外,说不得就成了第一批“海外移民”。

    其余大多也是抄家发配,部分当初被裹挟的,只抄家、不发配,还有如魏国公徐文爵、临淮侯李祖述,在明军光复南京的过程中,主动联系配合锦衣卫与陈子龙等人,参与夺城,再加上当初降清以后,也没有继续在清廷之下任职,降爵一级,罚没家资一半。

    至此,大明开国以来的公爵,竟是只剩下了黔国公沐天波一支尚存,当然,也不是没有鹤立鸡群,大节无亏的。

    比如常遇春十三世孙,怀远侯常延龄,在南京失陷后,出走城外,散尽家财,组织乡勇坚持抗清,虽然力量弱小被多次击败,最后只得隐居山野,汇入自家夫人、子女开荒种菜、自给自足,表示“不食周粟”但毕竟勇气可嘉,克复江南后,朱由榔赐银五千、绢帛二百匹。

    结果被常延龄拒绝,表示自己“空无功勋,本有愧先祖,安敢叨扰天子,惟愿效命朝廷,以偿所过。”

    朱由榔又了解,这位当年明初猛将之后,却是个清流士大夫的文人性子,早在崇祯年间,就屡次上疏朝政,很有见地。干脆提拔为浙江按察使,改封开平侯,开平是常遇春的封号(开平王),以彰其不忘先祖荣辉,坚持气节。

    随后浙江推广新政,常延龄按察地方,秉公无私,处理了不少违法士绅,颇有廉名,朱由榔更为欣赏,打算锻炼几年后,可提拔为一方干臣或朝中御史,日后若是入阁成为一代宰执名臣,倒也算是段佳话了。

    除此之外,就只有刘伯温之后,诚意伯刘孔昭,在南京失陷后,逃亡浙东,与朱以海、张名振他们联合抗清,被提拔在军中任职副将,不必赘述。

第7章 抄家(上)[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