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6章 却月(上)[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镇口闸周边三十里的搏杀,持续了三四日,两边损失都颇为惨重,明军这边先后折损一千五百余骑,这都够一个半师的马营骑兵员额了,要知道明军可不同于控制了漠南蒙古的满清,每匹战马,都得从川陕千里迢迢引过来。

    但相较而言,清军的损失竟然更加惨重,前后折损达两千,不少部队伤亡过大,直接丧失了战斗力。

    细究起来,损失较为惨重的,基本上都是蒙古骑兵和绿营骑兵,反倒是那几千新军骑士,颇不好惹,与明军打得难解难分,伤亡亦在五五之数。

    至于更为剽悍的八旗骁骑营、护军营,却是此番并未出动。

    但高达近三成的伤亡,足以让这支清兵丧失战斗力,被迫转入防御。

    而同样损失严重的明骑,却是还有余力,这就是组织度与纪律的重要性,也是职业军队与征召式的民兵,最大不同之处。

    若是此时来的是八旗骁骑营,怕是李来亨早带人跑路了。

    消息传到镜山后方,图海果然震怒,把那带兵的蒙古参领训了一顿,降职待用。

    而此时,吕梁山方面的战斗也快有了结果。

    明军四个师的大军,围住吕梁山三面,又兼李定国干脆把全军大部分火炮,全部都交给了刘文秀,让他带着这四个师猛攻吕梁山。

    光复左军八个师,每个师一个炮营,合计火炮超过三百门,其中大半,两百六十余门,全部都分配给刘文秀,效果可想而知。

    原本在图海计划下,驻军一万六千,计划能抵抗明军主力围攻十二日左右的吕梁山,才过了三天,就全线动摇!

    刘文秀抵着吕梁山,围住山寨三面,只隔不到两里,便是八个炮兵阵地一线排开,从清晨开始,放炮猛轰,地动山摇。

    一天就要消耗超过五千发炮弹,光造这些炮弹所用的铁,都有两三万斤,锻成兵刃,够几千兵马用的。

    想那满洲、蒙古兵丁,都是在关外过惯了苦日子,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豪横糟蹋东西的啊。

    尤其是那些连铁质箭头都宝贝的蒙古兵丁......

    诶,人家明军虽然兵力处于劣势,但对不起,就是有钱呐

    战争归根到底,打得还是经济,虽然进入春夏之交后,明廷方面,粮草供应稍显紧张了些。

    但在其他方面,却没什么好节约的

    工部下辖矿务局,冶铁公司,在湖广、广东、江西、南直,有工坊不下二三十,仅光烈六年一年,工部统计的总冶铁量,是两千万斤。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

    永乐年间,明朝全国的铁产量,是一千九百万斤。仟仟??d

    此时的光烈朝廷,靠着半壁江山,就已经超过这个数字。

    (其实也不稀奇,明朝中后期的铁产量,应该是比永乐年间还要多得多,这和国家强不强没关系,主要是技术成熟,生产力客观进步了,只是这些生产力主要分散在民间,而明廷办官营产业的能力,又实在太挫......直到工业革命以前,中国的冶铁总量,都在世界领先,因为农业社会,需要需要大量铁制工具,人口基数摆在那里)

    而且,这还是朝廷废除了铁课(官府向匠户分配的冶铁指标)的情况下,而且没有计算,在广东、江浙地区广泛存在,且规模不小的民间冶铁工坊。

    明军实在是不知道什么叫节约,五千发不够那就一万发,多大点事?

    吕梁山清军破防了

    这山寨又不是城池,哪里能经得住这般造?

    先后派出数批人手向正在镜山的图海告急。

    图海也别无他法,事到如今,本来想先凭借吕梁山防线,耗一耗明军锐气,没想到人家几天就给你捅到嗓子眼了。

    只能提前出动主力,和明军决战。

    收到求援信的第二日,图海派出精锐的正红旗骁骑营骑兵,从吕梁山北侧迂回,袭扰明军侧翼。

    受到情况后的李定国,马上决策

    吕梁山前的刘文秀四个师先别攻了,马上停火,就地转入防御

    镇口闸的骑兵立即脱离战场往北,只需牵制住清军骑兵即可,不必与之正面交战。

第56章 却月(上)[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