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5章 喀喇沁(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首领莫不知南面局势?”

    众人面面相觑,喀喇沁位于北京之侧,又夹在辽东旁边,消息相较于其他部落,虽然要好些,但也就仅限于知道明军北伐,并登陆了辽东的事情。

    冒襄解释道

    “就在上月,我王师已经打到了山东地界,首领应知道山东距北京多远吧?”

    “贼酋济尔哈朗、硕塞、瓦克达、岳乐均已授首。”

    岳乐作为满洲当中的年轻俊杰,昆克勿也许没有听说过,但济尔哈朗和瓦克达,却是已经成名已久,当年皇太极对蒙古用兵,各个漠南部落都是听过的。

    尤其是济尔哈朗,作为非嫡系出身,却能位至叔王的存在,其威望,可想而知。

    所以,当昆克勿听到济尔哈朗已经死了,心中的惊骇远远超过了之前听到辽东有明军活跃的时候。

    毕竟,满清在漠南地区的余威实在是太深厚了。

    众人纷纷交头接耳之间,还是有人表示了质疑

    “谁知道你说得是真是假,说不得是诳我们呢?”

    冒襄表示

    “有办法可以向诸位证明!”

    “如何证明?”

    “既然清虏南面主力均被全歼,此时北京必然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手中可用之兵已经寥寥无几,若我王师能收复锦州,自然可见清军已然路穷。”

    锦州距离这里不远,中间只隔着一道山脉而已,所有人都知道,那里是关内外交通的重要节点,乃是清廷的军事重地。

    若是锦州都被明军拿下,其冲击力是不言而喻的,的确可以一定程度上说明,此时的清廷已然进入风雨飘渺、难以支撑的状态。

    不过,出于常年在明清双方周旋的经验,昆克勿还是下意识的向冒襄征询加码,毕竟无利不起早,虽说正如当初明廷方面考虑的那样,北伐胜利在望,喀喇沁距离九边太近,不敢闹出什么幺蛾子。

    可说到底,明军毕竟还没有打过来不是?人家还是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的,你说人家目光短浅?笑话,他不目光短浅还能干啥?也没谁来教育啊。

    所以冒襄也明白,这些漠南部落大多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直接就拿出了价码。

    一旦喀喇沁诸部反水,明军再光复锦州,也就意味着清廷关内外联系被彻底切断,届时科尔沁诸部必然陷入孤立

    而此时,随着关内战事岌岌可危,科尔沁诸部的兵力和察哈尔一样,早在之前就被大量抽调入关,剩下的兵力实在有限。

    明军拿下锦州以后,就能从东西两个方向,向盛京施加压力,届时关外清军全部都被明军困住,喀喇沁就可以直接对科尔沁下手,兼并起步。

    在此之后,明廷北伐以后,也认可诸部对科尔沁的所有。

    科尔沁草原是漠南东道的精华地带,要说昆克勿他们不馋,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听到这个计划,纷纷颔首。

    除此之外,明廷并不吝啬给昆克勿以及其他诸部首领一个爵位。

    毕竟满清都能用几个王爵、公爵套住喀尔喀蒙古,没道理大明就没这点胸襟,反正这些爵位又用不着你发俸禄。仟????d

    经过数日间,昆克勿又和其他几部首领商议,最终还是同意了冒襄的提议。

    地位最高的昆克勿受封钦义侯,正式重新投入了大明的怀抱。

    不过冒襄却是要留在这里,一方面得看着这些大老粗,同时负责与锦州方面联络,另一方面也相当于人质。

    喀喇沁前、中、右三翼旗,重新恢复朵颜三卫的名号。

    大明的卫所制度,要说有什么好处,就这点不错,是一个很合适的,对边疆民族统战手段。

    西南地区俗称的“土司”,其实只得就是以少数民族为主体,建立的卫所,比如努尔哈赤的“建州卫都指挥使”。

    这有点像唐代的羁縻州,但明代土司卫所,却又没有那么大的权力,无法影响到整个地区,而只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搞自治,同时还得被地方上的都司、督抚衙门辖制。

    朵颜三卫原本的编制就不大,满打满算就是三个千户所而已。

    倒是随着这么多年过去,原本作为三卫主体部落的喀喇沁诸部,人口增加了不少,细细一算,倒是比原来的朵颜三卫还要多些。

第75章 喀喇沁(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