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9章 还于旧都[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由榔进入北京,大概已经是光烈七年五月以后的事情了。

    整个入城仪式,并没有想象中那样欢呼升腾

    毕竟,此时整个北京城内的原清廷官员,都几乎被清洗一空,还是提前抵达的随驾礼部右侍郎杨鸿,进城组织仪式。

    最后只能找出北京周边的百多个前天启、崇祯朝有功名士子,和德望老人,带头迎接,数万百姓夹道,欢迎天子仪驾入城

    黄土垫道、清水洒街,数千甲士拥护下,在无数城中居民诚惶诚恐的俯首下,朱由榔第一次来到这个年代的北京城。

    虽然八年多来,在朝会上、在旨意里,一口一个京师,一口一个故都,但真正到了眼前,却是相当陌生。

    哪怕按照这具身体的本来经历,他也没来过北京。

    好在紫禁城和他以前记忆中的那座,差别不大。

    毕竟是天子还于旧都,该有的场面还是必须要有,这不仅仅是面子问题,也是要安稳北方人心。

    事实上,还没有入城,只是到了卢沟桥时,朱由榔就连番下了三份明旨。

    其一,命李定国为经略招讨北路使,统领麾下,继续经由山海关,驰援盛京战场,了解辽东战事。

    其二,命李过分兵挺进山西,王?宀抗槔罟?富樱?肷轿餍??髀肪?蕉ò⒓酶瘛⒙?锖!

    其三,召南京内阁、七部,诸院北上京师。

    是的,当北京光复以后,朱由榔最先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让南面的中枢朝廷北上。

    当然,这并不是说,是要将首都迁回北京。

    事实上,首都问题,早在北伐之前,于中枢当中就有过讨论,一直也没有什么定论。

    但就眼下而言,北京的确要暂时行使一下首都职能了。

    因为虽然主要的仗都一大碗,却并不意味着朱由榔和中枢宰执们就可以从此高枕无忧。

    眼下至少有三个问题迫在眉睫

    一是清剿满清余孽,彻底断绝其依靠关外东山再起的可能,尤其是东北,辽东辽西,以至于后世的吉林、黑龙江等地,犁庭扫穴,肯定是必要的。

    二是稳定北方,重建政权,安抚民生,解决流民问题,而且北伐战后,整个北方到处都是乱兵、溃卒,乃至于某些所谓的“抗清义军”,该清剿的清剿、该解散的解散,该收编的收编,都是不小麻烦。

    三是蒙古问题,自努尔哈赤以后,又经皇太极彻底巩固,漠南诸部和满清关系很近,现在清廷一朝覆灭,该如何与喀尔喀蒙古诸部相处,拉拢也好,威慑也罢,总该是有所部署,定下基调才是。

    这一桩桩一件件,不可能只由朱由榔一个人,或是身边带的几个大臣就能敲定办好的。

    必须要有正经中枢来此主持工作才行。

    甚至朱由榔预计,自己从眼下开始,恐怕至少还要在北京呆上一到两年。

    北方问题实在是太严重了,无论是民生经济,还是政治军事,各地行政组织一片空白,像河南那种直接赤地千里。

    瞿式耜等人接到旨意后,便带着之前就有所准备的中枢各部门,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北上之旅。

    好在至此,京杭大运河已经全线打通,从南京北上北京,其实并不算麻烦,当年科考时,每隔三年都有江南无数士子北上,大多走此线路。

    时间转入夏季,北方逐渐炎热起来,北京城中,曾经作为大明皇室两百多年居所的紫禁城,却依旧空芜。

    朱由榔并没有着急住进去

    而是选择跑到紫禁城和景山西侧的一处偏僻皇家别苑安顿下来,这地方临湖而立,在明初扩充太液池,又新掘了一个人工湖,相互连接,常常作为皇室避暑之地,眼下天气转热,倒是要比紫禁城内凉快多了。

    嗯,这个地方,后世一般称作中南海。

第99章 还于旧都[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